前天去聽了郝明義老師的演講,自己已經很久沒聽演講,只是最近常被問到"未來我應該要找怎樣的工作?",大塊和TAAZE的這個演講主題似乎是一個可以回應此一問題的線索,我就報名參加了!

AA2.jpeg  

當日座無虛席,擠到很多聽眾都坐在講台前的空地上,我也是其中之一的晚到罰坐地板者。因為郝先生最近出了ㄧ個新的套書,工作DNA,把工作上的層級分為鳥(新鮮人)、駱駝(能擔重任、上有老闆太陽、下有炙熱難搞部屬)和鯨魚(自己當老闆,需要決策,孤獨而不能靠岸休息),正因為他自己經歷了這三個階段,所以與讀者們分享心得!下面我摘要一些有趣與有用的演講內容和個人心得~

 

意外踏入出版界

第一次聽說這麼厲害的出版人,年輕也有被遣送回台,準備高考前一晚吃薑母鴨,酒醉沒去高考,只好兼職翻譯"套公式"的英文愛情小說,慢慢成為正式員工,最後還開起了出版社(大塊出版社)。他形容自己很長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是不得不"待在"出版業,不是自願的,直到看了<<給未來者言>>(Unto This Last),十九世紀末的英國人約翰.羅斯金(John Ruskin)作品才漸漸體悟"商人也有殉道者 ",發現出版業是一種奇怪的"共好產業",他不像汽車產業,HONDA的老闆不可能去開TOYOTA,不像電腦產業,微軟的老闆不會去用APPLE,出版業的老闆還是要讀別的出版業出的書,因為彼此是給彼此養份,而某一個讀者可能是因為其他出版業出的書的培育,而有能力讀另一個出版業出的書籍,在發現了自己的信念後,幫助自己走向更黑暗,也幫助自己敢從懸堐邊上多走一步。

菜菜OS:他描繪自己可以擁抱黑暗,不害黑暗,總會覺得有些可能和希望在黑暗中那一段,講得非常好,是個細膩的說書者,的確,如果我們遇到了瓶頸,就開始動搖,回頭走、換一條路,那麼累積了幾十年走過的路就歸零了,作者說:唯有跳下去,你才會發現懸堐下有一個藤蔓,讓你抓著,盪到對岸!! 這是一劑強心針,我想,即使失敗了,也死而無憾,這讓我想起<<十五顆小行星>>裡寫的石方芳,登上了株峰,犧牲了生命,有人說值、有人說不值,但生命的值與不值本就是自己決定。我們常會因意外而走上自己的天命之路,直到我們發現其中的巧合是巧得不能再巧,願意相信這就是命定,找到了值的點,豁出去了,就會是個精彩的人生。

 

閱讀量決定自己的視野高度

這次聽演講再次讓我確定這一點,講者本身的閱讀量應該很驚人,而且不只讀一種語言的書籍!下面列一些講中提到我覺得值得一讀的書:

1.<<給未來者言>> 此書也是影響甘地去執行他的不合作運動的啟蒙書
2.<<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>>:作者自己的書,讀了10年發現自己漏讀4個字,到底是哪四字呢?
3.<<韓非子>>:能幫助更了解人性的書。老闆喜歡的事和去作的事情,絕對不能和他一樣,WHY?
4.<<笛卡爾>>談談方法:教我們面對選擇如何做?
5.杜威的書名我沒記好:大意是現在教育朝工作的方向做是有很大問題的(可能未來的工作現在並不存在??)
6.金剛經、易經
7.世界知名運動選手或人物的自傳

 

現在的工作就是最美好的工作,要在現在的工作中練習4件事:

1.想像力(如果自己是駱駝?鯨魚?會怎麼做?  如何和別人不同)
2.興趣 (拉近自己和有興趣的事情的距離)
(運用)3.意志與  4.紀律(面對困乏)

 

成功找到最美好工作的方程式: 70%努力(方法,規則了解)20%(與眾不同的勇氣)10%運氣

不管進入哪一行業,要先對該行業的基本功有全盤了解,都會了、能做到和大家一樣再來想如何不同,沒有基礎的與眾不同是白搭,因為有練基本功,所以最後的靈光一閃,會是一個"可行"的靈光一閃!

做事最重要的態度:細心與尊重的對待每件事物 ,才知魔鬼藏哪 ?幸運也藏在細節中 。

 

台灣年輕人的未來該如何自處?

1.至少有一種外語能力,最好2~3種,因為台灣是島國,需用外語能力去與外國接軌

2.找出自己能和大陸年輕人的不同,需和大陸做"較勁"的合作:作者舉了ㄧ個講談社老闆的例子,當初他們要去談一個雜誌版權,問講談社老闆,日本的出版業怎麼這麼蓬勃,日本老闆回說:日本不像台灣稻米可以依年產三次,沒甚麼資源,只能靠文化,所以出版依定要做好!作者非常驚訝我們一年稻米產三次這件事會讓日本這麼羨慕,所以,我們每一個人裡面都有一種我們自己不覺得怎麼樣,但其實是很有才的東西,要努力把它發掘出來。如果沒有不同,未來就是會被取代。

菜菜OS:找出不同,看似很難,但我覺得最大的不同點可能會在可不可以"信任",也就是一個人的品格。(不過老師的意思應該是技術或能力上的不同)。上週看了<<芬蘭教育  世界第一的秘密>>書中提到:「芬蘭很幸運,我們是信任的社會,我們信任老師、信任政治人物....」信任才能合作。他們用三個E打造理想國:平等(不放棄學習慢的孩子)、教育(把專注放在最需要的初級中學也就是台灣的國中階段,這階段的小孩正在發展自己的學習方法,需要最多的資源)、環境永續,曾經「割讓十分之一的土地、六年賠償六億美金、外交決定需經過蘇聯同意」的歷史屈辱,選擇用"智力"而不是"武力"戰勝隔壁的強鄰俄羅斯....因為在學習的時候就習慣等候慢的同學,未來工作自然不會因為別人的"短"、"慢"、"笨"而失去耐心,西方彥語說一個水桶能裝多少水不是取決於最長的木板,而是最短的,所以一群人會以"共好"、"合作"為出發點,我覺得擁有這樣品格的人,會是未來的"寶",而這是要在很特殊的教育環境下才會產生的(一個非常安全而可信任的環境)。相對於芬蘭,之前聽過對岸毛主席名言「與天鬥、與地鬥、與人鬥,其樂無窮」,在一個一切以"鬥"、"競爭"為出發點的環境下培育出來的人,因為初始的環境就是不信任,那種不信任感會一直延續。我覺得台灣的教育如果能朝教養有品格的孩子這個大方向走,那個不同在未來會顯而易見。任何人都不想與一個隨時會捅自己一刀的人合作!不過,令我擔心的是似乎這個曾經的優勢正在瓦解。

3.你到大學是要玩還是成長?
國外的學子們是大學前粉多波折、茫然,台灣學子是大學後也還是茫然,而且因為最黃金的心智成長期卻只有準備考試的教材,所以到了大學會跟"出獄"一樣,完全就只想"玩樂"。

AA1.jpeg

菜菜小結....我自己是從鳥變成駱駝,然後變成小小鯨魚,後來因為有小孩,又變回鳥,獨力扶養小孩的情形下,真得只能二選一(小孩或工作),所以只能當隻鳥才有餘裕給小孩最好的照顧,所以看到芬蘭對願意把時間給小孩的父母所提供的補助,真是非常羨慕,我也相信可以「用家庭教育贏過世界」,閱讀是吸收新知的方法之一,幾乎所有具競爭力的國家,閱讀力都是排名前幾的,所以我幾乎只抓"閱讀力"這個重點,不過這是指"主動閱讀",不是"被逼閱讀"!大家對一年要讀多少本書才夠? 如何選書?可能會有不同見解,給大家一些參考資料:哥巴契夫一生讀了超過3萬本書,我喜歡的ㄧ些作家大概都維持一年100本以上,芬蘭平均一個人一年看17本書,我家小朋友,一個月大概會啃掉10本,我自己從畢業10年間的0本,慢慢進步到一年60本.....因為自己曾經是"不閱讀"一群,所以很能體會沒有閱讀習慣的狀態是為什麼會產生,還有有了閱讀習慣之後生命到底會有甚麼巨幅改變,這是太長的故事,今天先跳過,針對主題:如何擁有一個美好的工作? 我的建議是:成為有閱讀力、學習力而有品格的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樂活菜菜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