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~這是我2011年4月份看的好書,愛種菜的人一定要看一看,把我打在別處的書摘給搬過來
~
這本是Nearing夫婦60年
自給自足的農莊生活手記歐!
有用資訊百分百!
在60年代
可以站出來說: 不要剝削動物、地球還有其他人....
並且為了堅持"反戰"
被學校開除的一位教授
除了木村阿公之外
我又認識了一個"勇者"
很勇敢地去捍衛正確的價值觀
我節錄一些有用的內容給大家~
一、心靈成長方面:
- 自由來自於妥善的計畫
為了可以每天只工作4小時,就可以達成衣食無缺,她們夫妻倆非常注重"計劃",雨天可以做的工作、晴天可以做的工作、想自己蓋房子就把蓋房子這件事情切割成 很多部份,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情形下,花了約八年完成....當地人鮮少有利用"梯田"和"灌溉系統"還有"竹圍欄"(防動物來吃作物)...他們會花時 間研究找"有效率"的耕作方法。包含去改良當地楓糖漿生產的"煙囪"!!!
想要在城市生活,你只需要一部電話和一個帳戶,但是,想要過自己自足的生活,需要的是千百種不同的技能....沒有辦法買到滿足生活所需的一切,所以需要使用工具和技巧,把材料轉換成自己需要的產品的人!!! - 不要使自己受限於市場經濟
馬克吐溫:所謂文明,就是無限地去製造一些不必要的需要
她們夫妻倆,非常了解市場經濟是驅使消費者買一些根本用不到的東西,借此,驅使她們出賣更多的勞力,所以她們形容自己像是:到處防範陷阱的老鼠,處處防範奢侈品的誘惑。如果我們也希望從"不間斷的勞動束縛中解放,這一點真得至為重要! - 每次只踏出一步,然後在仔細規畫下一步。如果每次只做一件小事,並且盡心盡力把他做到最好,成功的機率反而大=>頗有活在當下的禪味!
二、農耕方面:
- 每種作物都有不同適合的酸鹼度土壤,比方 草莓、藍莓、馬鈴薯都偏好酸度高的土壤,所以可以一起混種!=>種植前先做土壤分析會很有幫助
- 蚓糞真得是最佳肥料! 氮磷鉀聚全,且含量高!
- 要作一本"農事記錄簿"... 記載:手繪菜圃平面圖(才知到哪裡種什麼?) 兩年計畫、種植日期、種子來源品種(日後才知到哪個比較好)、種植方法和結果...不同堆肥施入不同作物也要做記錄,幫助未來篩選較優的種植施肥方 法!==> 果然,跟養小孩一樣,要適地、適物...沒有絕對,一定要不斷調整!
我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書上寫,無法記錄的事情就無法管理,無法管理的事情就無法進步!
三、給愛吃的人:
- 可以烤乾泡茶喝的葉子:春黃菊、胡椒薄荷、留蘭香、覆盆子、草莓(今天聽同學說桑葉曬乾了泡茶也超極好喝)
- 每餐飲食盡量"單一化"反而有助消化吸收.....(不把疏菜和水果混著吃、不把蛋白質澱粉和 含酸的食物一起吃)
當然,書裡也提到要把這個理念"社區化"所需面臨到的難題,不同價值觀和做事方法的人能一起"互利合作",真得並不容易!==>獨善其身容易、兼善天下難!
作者的鄰居,在二次世界大戰後,換成了一批城市搬來"享樂"的一群,每天就唱歌跳舞喝酒,作者覺得生活是一個學習和服務的機會...(飆淚...好感人歐!說得跟德瑞莎修女一樣ㄝ)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當他們的農場聲名大噪,有很多"訪客"的時候,居然,她們決定賣房搬離,因為當初就不是為了"賺更多錢"選擇這種生活方式,即使現在成名,可以靠旅客就荷包滿滿,她們還是選擇"自由自在"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!....人一但超越了"金錢"的誘惑,也就海闊天空了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