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No.42綠蘿蔓

蘿蔓的別名又叫:立生萵苣凱撒萵苣蘿美生菜,菊科萵苣屬,我是買苗來種的,我的農友在家裡陽台種的長得更好,可見這種作物應該比較不用全日照,且怕風吹雨打。可以一直採外葉來吃,不用整顆摘下來!

每100g蘿蔓萵苣含有鉀247毫克、鈣質33毫克、維他命C 24毫克...

通常用來作生菜沙拉,因為不苦!

今天聽另一個有經驗的農友分享

像現在突然寒流來

如果幾片葉子都一般這麼高的話

最好整顆採下來

免得寒流過了會抽苔!

loman_42.jpg  

 

No.43鹿角萵苣

lugiao_lettus_43.jpg  

9/20撒下去的種子
11月初開始陸續摘葉子吃
我農耕班的同學說這種可以吃到明年"夏天"
所以我種了大約有10棵
不過後來發現葉子有點苦苦的
就又覺得種太多了
可是已經長很大棵
也捨不得把他們拔除
下次一定要記得種"不苦"的品種
這樣水洗洗就可以直接當生菜吃比較方便

雖然很多資料寫說不能移植
可是我當初種太密
移植了好幾棵
也都活得好好的
大概是有四五片葉子時再移
不要傷到根部(根連著土一起移到新地點)
都可以存活!

仔細來看一看單片葉子
真得跟鹿的角有點像呢!

鹿角萵苣的學名是Lactuca sativa,菊科萵苣屬一、二年生草本植物,又稱劍菜、劍萵苣、裂葉A菜,查資料實我竟意外發現兔子愛吃鹿角萵苣ㄝ!

兔仔的最愛-鹿角萵苣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macrossalpha/22611613

家中有養兔子的來種幾棵吧! 很容易發芽,很好種,也沒有蟲害!~

 

No.44尖葉萵苣

sharp_leaves_lettus_45.jpg  

很多網站上都寫說 尖葉萵苣就是A菜
但是對照我之前拍的"A菜"葉子
好樣不太一樣...
上網查資料才知道
依照葉子的型狀有兩種:尖葉萵苣圓葉萵苣

尖葉萵苣(Lettuce,Garden Lettuce)就是一般人熟知的「A菜」,屬菊科Compositae萵苣屬Lactuca一年生草本植物,學名Lactuca sativa Linn.,別名萵菜、千金菜、劍菜、劍媚仔菜、鵝菜、鵝仔菜、媚仔菜、妹仔菜、劍葉妹仔菜、萵仔菜、劍萵仔菜、葉萵苣、本島萵苣。

最早是產於地中海沿岸,10世紀初才傳入中國

尖葉萵苣的食用方法:


一、萵苣汁
1片新鮮尖葉萵苣葉加適量冷開水打汁後,加蜂蜜飲用。具保健視力作用。


二、萵苣沙拉
尖葉萵苣4棵、胡蘿蔔1/2根、紫高麗菜3片、洋芹1支、小黃瓜1根、小蕃茄3個、葡萄乾及松子各1/2杯,檸檬汁、橄欖油及蜂蜜各2大匙,黑胡椒及鹽各1/2茶匙。尖葉萵苣洗淨切段,紅蘿蔔刨絲,紫高麗菜切絲,洋芹切片,以上材料依序置於大盤內,再放上切片蕃茄、葡萄乾、松子;小黃瓜切片圍邊,淋上拌勻的調味汁即可。


三、芝麻油A菜(尖葉萵苣)
尖葉萵苣、白芝麻油、蒜頭、鹽適量。尖葉萵苣洗淨瀝乾水份,蒜頭去皮拍碎,起油鍋放入尖葉萵苣和蒜頭,快炒1分鐘,起鍋前撒鹽熄火,拌勻即可。尖葉萵苣有豐胸的效果,配上芝麻效果更好,尤以白芝麻更甚。而芝麻油的另一功能是可以溶解體內的脂肪,有助於消脂減肥。

注意事項:
一、萵苣因其性苦寒,凡體寒和脾胃虛者,不宜多食。
二、萵苣含草酸及普林(嘌呤)類成分,痛風者不宜食用。
三、孕婦產後體質較虛,忌生食萵苣;有頻尿毛病者,亦應少食萵苣。

 

No.44波士頓萵苣

butterhead_lettus_44.jpg 

也是會結球的萵苣,又叫做奶油A菜奶油萵苣
據說以前是5星及餐廳才吃得到的生菜呢!最常淋上香香的油醋汁來當開味菜,上網查了一下好吃的油醋汁做法:

*橄欖油加蘋果醋   用1比1的比例  加一點白胡椒粉(或現磨的黑胡椒)
攪拌均勻  就是油醋混在一起   會有泡泡  而且會聞到香味
之後我都是加一點乾的 Oregano 或 Italian Seasoning- 可以只用一種或2種都加

*我喜歡用義大利陳年酒醋Balsamico來調油醋汁
配方是:橄欖油、Balsamico、一點現磨黑胡椒和少許鹽、百里香、Parsly
再撕一點新鮮的九層塔末進去
用來搭配蕃茄口味的沙拉非常適合!

更多好吃的配方請看這個網站:

http://blog.yam.com/wingslife/article/1339338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樂活菜菜子 的頭像
    樂活菜菜子

    樂活菜菜子lohasnanako

    樂活菜菜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