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/09 清空的玉米那一畦種上新的玉米(想要挑戰我朋友在陽明山,夏天玉米種三輪)
這次一半種"本土糯玉米"(10穴)、一半種黑米珍(8穴)
06/14 大部份玉米都出芽了!有些已經有15~20cm高
這次乖乖照老師講的一穴兩顆、然後再把比較小棵的剪掉
07/16 前半的黑米針比較矮、後半的本土糯玉米比較高
8月初、蘇拉逼近台灣,巧得很我的玉米都剛剛開花 @_@
所以這一批的玉米都"授粉"不太完全!
變成這樣的"漏齒"玉米~
8月17那一週收了全部的玉米筍,共5條...
8/18採收4條,最重的也才170g(連皮)
8/21採收一條
8/30採收一條..唯一條條比較完整的...但剝了皮有140g (這次種的剝皮後有120g~140g...上次的糯玉米大概90~120g)
我比較了一下"本土糯玉米"(下圖左) 和"糯玉米"(下圖右)的不同:
1.口感: 較軟/較硬(有咬勁)
2.玉米粒大小: 較大/較小
3.外型:胖胖圓圓感的居多/瘦長型的居多
3.種植到採收時間:70天較快/85天較慢 ==>這有可能是第二批天氣比較熱、多日照,長比較快!
4.值株高度:平均較高/平均較矮
這次修正上次沒有培土的錯誤很成功,颱風來了只被吹"歪"沒有吹倒!
種的時候是挖凹下去的"穴",不填平,分兩次陸續培土培成"平"的,但覺得應該要3次會更好,培成有點高起的"土丘"!
雖然種植技術進步了,可還是抵不上天災,一株平均只有"一顆"玉米結起來(正常應該兩顆),有的甚至沒結....太矮就開花的我大多直接小小的就採玉米筍吃!
突然想起古裝劇演戲裡的皇帝都會祈求:"風調雨順"......種田了才知道,這真是很重要啊!